在網路上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blog
廚房裡的人類學家http://blog.yam.com/user/tzui.html
文筆好、照片美、食譜也寫的很有意思。
被裡面的一個五分鐘麵團的食譜勾起好奇心。
或許可以解救我一直揉不出好吃麵團的苦。
於是挽起袖子就開始嘗試了。
我是用一個保鮮盒當成麵團的家。
這是軟麵團。
因為家裡人少+先實驗所以只做了原配方的1/3份量,
有點少,大概給我烤個2回做4~5個麵包左右。
等買了麵粉後再豪氣的做多一點試試。(握拳)
第一次是從軟麵包的麵團嘗試,
這個配方是有加蛋跟油還有糖的。
烤了一回小餐包(火太大烤得有點過頭太乾了),
但我媽很賞臉的說不錯吃。
小餐包們
小餐包剖面,有點過乾。
第二回則是把蘋果丁包在裡面做成捲麵包。
大概是麵團已經過了一夜組織有變細緻、
蘋果丁也讓口感不會過乾,也乖乖注意火侯慢慢烤。
成品我覺得還可以吃。
裡面包了滿滿的蘋果丁!
因為效果不錯。
就繼續挑戰歐式麵包的麵團。
結果做起來我覺得比軟麵包好吃很多~
乍看之下真的頗像外面麵包店賣的麵包XD
第一次裹了些杏仁與葡萄乾去烤。
因為我家烤箱有時瘋瘋的(跟主人很像)
所以烤得時間比食譜上的短一些些,成品比較軟。
我媽說覺得不太夠發。但我覺得這口感不差,
再調整一下一定會很GOOD。
(吃掉了,沒真相)
第二次想把蘋果丁消耗完。
就做了個包蘋果丁的麵包。稍微把室溫發酵的時間拖久一點
(好啦是我逛BBS逛到忘了時間XD)
烤的時候把時間烤夠。
我是把麵包放進烤箱後就去睡了,醒來後去看它們倆~
歐蘋果丁爆漿了…。我不太會包料。
但味道很好。口感QQ的、外表也有烤出好吃的麵包色脆脆的。
外表頗有一回事。
(剖面)又包蘋果丁,好啦是炒太多用不完。
整個感想:
1、個人喜歡歐式麵團>軟麵包。
2、麵團放過一夜後口感會比馬上做好吃很多。
說不定放2 3夜會更好,但我都迫不及待地吃了它們...。
3、再接再厲啊~(握拳)